25
2005
06

BT之父怒斥微软P2P协议“完全是垃圾”

作者:小米  BitTorrent的发明者Bram Cohen本周一公开称微软研究所自行开发的点对点(P2P)应用程序是“雾件”(Vaporware,预先宣布还未开发的软件),“完全是垃圾”。  在Cohen的博客网站上,他表示,微软最近大力吹捧其新P2P协议Avalanche能够解决传输率以及无法连接的问题是毫无根据的。Cohen指,由于微软的实验是通过“模拟”方式进行的,其结果是有缺陷的——其测试既没有考虑传输率不断变化的情况,也没有考虑各种用户电脑的限制性。  “他们所建议的方案中最让人担心的是硬盘的读取。”Bram在其博客文章中说,“如果被传送文件的大小大于内存,整个系统会轻易因为不停地寻道和读取而陷入停顿,因为它需要不停地重组文件才能构成将被发送出去的文件块。”  尽管微软的P2P协议在不少方面和BitTorrent有所不同,但两者的前提是一致的:如果有人想向很多人传送一个大文件的话,例如视频片断或者某种软件等,单一服务器是无法处理这么大的负荷的。相反,文件可以分散在网络上传播,逐字节或者逐块地从多个终端下载,每个终端都拥有整个文件的一小部分。  这种系统的主要问题是下载一个文件可能需时较长,因为在过程的最后,用户通常需要时间寻找以及下载最后的一部分信息。有时候,等待这最后一部分内容可能需要12个小时以上,具体取决于文件的受欢迎程度以及所下载文件的大小。  微软称其已找到方法去避免这个等待时间,具体是将文件的所有碎块信息记录下来,这样共享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些文件块的线性组合。一个用户下载其中一部分之后,他就可以根据这些文件块产生新的组合并把它发送给其他共享者。在这个时候,用户毋须等待“拼图”中的更更要的“一块”,任何块都可以用来完成整个文件。由于减少了文件来往传送的次数,整个网络运输量也随之减少。事实上,Avalanche的研究人员称这种新传输方法能让下载时间缩短20-30%。  Jupitermedia的分析员David Card表示,微软想建立自己的P2P服务并不让人感到奇怪,尤其是该公司正尝试在数字版权管理(DRM)中扮演积极角色,争取重新获得娱乐公司的信任。
« 上一篇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